当前位置: 净水设备 >> 净水设备前景 >> 宁夏农民摄影家10万张照片记录西海固变迁
马德家的大客厅窗明几净,电视柜旁的书架上,他获得的各类摄影奖项证书、作品集占满三大格。
打开《“脱贫攻坚精彩瞬间”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征集展》,马德翻着他入选的作品——8幅“西海固的变迁”,讲述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马德展示他的入展作品——《西海固的变迁》组图。记者 何耐江 摄
受来自上海支宁老师的影响,马德上高中时喜欢上摄影。
年,马德外出打工,花费元买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凤凰相机。闲暇回村时,用它为乡亲们拍摄证件照和全家福。
年10月8日,马德和乡亲们离开海原县李旺镇北梁村,移民搬迁到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鸣沙村,从此告别了土箍窑、咸水窖。
那一年,是马德和乡亲们过上全新生活的新起点。
鸣沙村是“十二五”生态移民村,紧邻沙坡头景区。全村人吃上了“旅游饭”,马德也开了家旅游餐厅,日子越过越红火。
经过几年发展,鸣沙村已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年,鸣沙村脱贫摘帽,当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多元。
“谁能想到,有一天能过上这样的新生活?”马德频频拍摄美丽新家园的角角落落,拍摄村里的每一张笑脸,记录自己和乡亲们的生活变迁。
用什么最能映衬今天日新月异的生活?
作为脱贫攻坚战的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马德决定重返西海固拍摄对比照,用镜头记录这场举世瞩目的脱贫奇迹。
年9月,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黑林村村民靠扎麦草方格,既治了沙又致了富。马德 摄
他买了一辆比亚迪汽车作“摄影专车”,摄影器材也更新换代,购置了全新的全画幅数码相机佳能5D2。
去北京聆听摄影大家的讲座,加入摄影“发烧友”的QQ群,“潜水”学习摄影技法……边学边拍,他捕捉历史性瞬间的技术日渐纯熟。
马德无数次穿梭在西海固的山峁沟梁间,行程20多万公里。他聚焦西海固的摄影作品屡屡跻身全国摄影作品大展,并入选《“脱贫攻坚精彩瞬间”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征集展》等作品集。
年7月8日,同心县田老庄乡套塘村套子梁自然村, 移民搬迁前的孩子们。马德 摄
“这是我们搬迁前,村里孩子们的照片。看看,这些破旧轮胎就是他们的玩具。这是我们搬迁后的新家园,新广场平整又宽敞,不像以前,娃娃们一玩一身土……”
老家过去道路不通,学生们要到离家十几公里远的地方上学,生医院就医。“现在八车道修到了家门口,医疗站就在家门口,孩子们上学也在村里。”时不时翻看这些照片,马德感慨颇多。
“这是年10月3日,我在海原县郑旗乡南山村拍的。”
年10月海原县郑旗乡南山村村民用驴驮水。如今,这种方式已成为历史。 马德 摄
翻看作品《取水》,马德说,这个村当时有40多户人,全村人畜用水就靠这唯一的一眼山泉。担负着为一家人拉水重任的小毛驴占据着照片的“C位”。村民都是每天起大早挑着扁担拉着驴到沟里的泉眼抢水。“赶上下雨,就放下手里的活撒腿往家跑,在空地上铺块塑料布接水存到水窖里。”
因为缺水,49年前,联合国专家来西海固地区考察后得出结论:“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南山村山大沟深,十年九旱,年平均降水量不足毫米,蒸发量却超过毫米,脱贫前被列为深度贫困村。马德多年跟踪记录。“年,南山村家家安上了净水设备。”
变化源于宁夏近年来全面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过建设中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分散供水工程、农村自来水入户工程等,山区群众彻底告别了吃水难。
年5月19日,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鸣沙移民新村广场上,孩子们在嬉戏。马德 摄
随着饮水工程建设日益完善,海原县大力推进农村供水配水管网改造工程,新建增压泵站进行自来水入户。目前,自来水入户率达99%,集中供水率达99.6%。
《取水》中父子二人拉驴驮水的画面成为历史。
成为历史的还有同心县田老庄乡套塘村套子梁队马进元家的窑洞。
翻着照片,马德打开手机备忘录:套子梁马金林(长胡子)、马进元(圆脸)、马凤祥(大胡子)、马彦礼(黑脸)……一串名字,称谓令人捧腹。“拍得人多,我就按外貌特征标注一下,好认人。”
马德连续6年跟踪拍摄套子梁队几户老人家的日常生活。头一次进村,老人们对马德的拍摄一点也不“感冒”:“你天天拍这个有啥意思?”马德解释:“我也是个地道的农民,现在过得好,是享了党和国家好政策的福。我想把我们从穷到富的日子都拍下来,让下一代人都看看么。”
年9月,同心县豫海镇黄谷川村。马德 摄
马德每年都来一两次,每次来时,都会把上次拍的照片冲洗出来带给老人们。“马进元家最早住的是典型的土箍窑,院子中间有口咸水窖。”
得益于“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而今“圆脸”的马进元早已住进了60多平方米的新砖房,红色琉璃瓦、断桥铝门窗,乳白色的新型材料顶棚,屋里还有一盘冬暖夏凉的炕,洗漱间、自来水、电、太阳能热水器一应俱全。
“变化真大啊!知足知足!”70多岁的马进元看着墙上越来越多的照片,笑意盈盈地感慨。
马德拍摄了10万多张“我的家乡西海固”的照片。他将自己的摄影定位为“人文纪实”。
“日子好了,脸上的笑容都藏不住。”马德的影像里,越来越多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鸣沙新村。记者 何耐江 摄
前段时间,已有27年党龄的马德购置了用于航拍的无人机。“现在,乡村振兴已拉开序幕,我会坚持拍下去,继续用一个个历史性瞬间,把乡村振兴中的动人故事、幸福故事记录好。”马德说。(记者 房名名 何耐江)
来源:宁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