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设备

非洲地下水储量是地表的100倍,为啥他们

发布时间:2023/2/10 19:41:39   
白癜风能不能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19/5772754.html

综述

在绝大多数人眼中,非洲是一片荒凉而干旱的地方,炎热的天气加上满天黄沙仿佛已经成为了非洲的代名词。但实际上,非洲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一片植被茂盛的森林,只不过后来由于气候的变化、板块的移动,再加上人类的过度砍伐才造成沙漠状况的出现。

不过,之前的积累并没有消失,在非洲的地底还隐藏着非常丰富的地下水源,他们的地下水含量甚至是地表的倍不止,那么为何非洲人不愿意挖井取水,非要到处找水呢?

挖井的可能性

其实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非洲地下水的储水量是非常丰沛的,即便是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地下也拥有超过万平方千米的地下水层,而这些水层的平均深度大约在米左右储存着大约37.5万立方公里的淡水资源。

如果光说这些数字大家无法有清晰的感受的话,我们来简单的做一个对比,北美的五大湖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淡水湖群,那里的储水量大约在2.万立方米。

而光是撒哈拉这一处区域的地下水的淡水含量就是整个五大湖总和的17倍不止,如此丰富的资源为何没有引得非洲人进行挖井取水呢?

实际上,非洲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打井的工作非常看重,甚至实际上很多救灾国家和地区都在出钱出力帮助非洲度过干旱难关。

而非洲的情况也因为打井取水而明显好转,很多相对发达的区域,每年有70%的水都是源自这些地下水。

不过,也正是因为非洲如此以来地下水源,才导致在短短的20年的时间里,非洲地下水的下降量达到了25米左右,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攀升。

水位的下降不仅让取水的难度大大增强,而且水质也因为混合了过多的土质层而明显下降。

而且更重要的是,打井取水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很多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区域,可能只需要挖十几米就能有水流出,但是对于那些水资源匮乏的区域即便是向下挖几十米甚至上百米也不一定能挖到水源,这也让打井的困难程度直接翻番。

而且挖井这项工作本身也是非常危险的,长时间挖井取水,很有可能会造成当地的土质疏松,而且挖得越深,越容易出现局部区域的塌方情况。

更重要的是,在某些极度干旱的区域,想要挖到水,必须下潜到几百米左右,如果没有大型的钻井工具,光凭人力是很难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的,而且对于非洲政府本身由于经济的落后和技术的匮乏,连政府自己都拿不出多少工具,更别说要把钻井工作普及到每一个村庄了。

即便是真的能够挖出井水,那么这点水源又能够供给村落里的人生活多长时间呢?用不了两年,水位就会再次下降,到时候再请求政府提供机器来钻井取水,根本无法实现持续有效的发展,而且投入与回报成本也根本不成比例。

非洲的缺水情况有多严重?

其实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非洲的降雨是非常不平均的,尤其是到旱季更是连一滴水都不肯落下,而到了雨季,水量又多到惊人,如果有人居住在降雨区,那不仅要忍受夏季时的干旱,更要提防雨季时的巨大洪水所引发的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但实际上,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和国家都是处于常年干旱的区域,这些水资源匮乏的地区的人民只能依靠每日出去采水为生。

当地居民的生活

我们以津巴布韦为例,简单的回溯一下非洲人民的每日生活。清晨,当地的居民会带上大桶小桶走大约3小时左右从水源丰沛的地区把水取回来,而且还必须早早前往,不然不仅会取不到水,回来的时候可能天都黑了。

在很多关于非洲生活的纪录片中我们都能看到,绝大多数的非洲女性都是负责外出取水的,她们需要早早出发,不过取回来的水其实并不清澈,想要服用还必须经过建议的净水设备进行油污和灰尘的清除,以便日常饮用。

而且在绝大部分水资源稀缺的地区和国家当中,女性的职责就是每天来回取水,她们会把水桶顶在头上,每天来回奔波,取回一家人的用水量,而男人们则负责耕种赚钱,勉强维持家里的吃穿用度。

可是在这个干什么都需要水的年代,对于非洲人来说简直是无比的艰难。

上面我们分析了钻井取水的难处,那么有没有可能让非洲人举家迁移到水源丰沛的地区呢?

在非洲当地的文化中,是不允许人们离开自己的故土的,而且他们对于外来人的敌意也非常大,由于水资源实在是太过稀缺了,多来一个人,就相当于多了一个瓜分水源的敌人,因此很多外地人即便是下定决定前来居住,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入进去。

就算是居家迁移也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非洲的绝大部分区域都是干旱区,即便有水源丰沛的区域,那里的水资源也是有限的,根本禁不住人们的过度使用,谁又能保证在几十年后,原本水源不缺的地区是否会变成干旱沙漠呢?

结语

其实,总的来说,导致非洲人水源匮乏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经济上的落后,如果经济提升上来了,那么再难挖的水井也能用钱砸出来,所以想要解决水源问题,就需要先进行国家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2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