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净水设备 >> 净水设备市场 >> 跨越千山万水这群嘉兴人在四川九寨沟唱响
“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一场7.0级地震,让拥有“盛世美颜”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遭受重创。
受地震影响,九寨沟旅游收入直降85%以上,财政收入从原来的近3亿元经双重“拦腰斩”直降至0.96亿元,不到当年嘉兴的千分之一。旅游和服务业全线停摆。
震后影响尚未全然平息,年6月、7月相继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再次让九寨沟的经济发展降至冰点。通讯、供电、供气、交通全线中断,8万多当地居民的生活举步维艰。
天灾侵袭和当地基础设施的破旧落后,一度成为九寨沟经济转型发展的最大掣肘。
去年以来,嘉兴先后派出46名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从烟雨蒙蒙的江南跨越多公里,来到最高海拔达米的雪域高原,共实施援建类项目30个,惠及48个贫困村、余名贫困户,有效助推全县48个贫困村和户、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为“补妆归来”的九寨沟实现升级换代和释放新形象新魅力,播撒下了生发于南湖畔、红船旁的爱与力量、智慧与希望的种子。”
民生援川,让百姓既能安居还能乐业
援川,先援心。
九寨沟,地处于雪域高原,交通不便,对于这里8万多百姓来说,安居和乐业无疑是他们对援建工作提出的最质朴渴求。
“多亏了他们,给我们送来了放心水!”下午5时许,郭元乡水沟村的村民朱红美从村口的一辆货车处买了几斤花生米,准备闲暇时候做些茶点招待客人用。“现在我们喝的都是过滤后的干净水,泡出来的茶格外香甜。”说话间,朱红美用手指着半山腰一块写着“浙江嘉兴援建”的蓝色牌子。
若是把时间倒退到去年夏天,包括朱红美在内的村里户、名村民可不是现在这副幸福模样。接连而来的两场洪涝灾害,让水沟村原本的自然水源点被破坏殆尽。“喝水都成了问题,这怎么成!”水沟村第一书记蒲文超急坏了,“原有的水源地距村子步行有多米,在重山环抱的地形下重新恢复原水源地,人力成本太高。唯一的法子就是另寻水源点。”考虑到村与村间的距离,最近的金字村成为最佳选择。
可供使用的新水源地有了,但更棘手的难题又横亘在众人眼前——需架设一条经过临近3个村、共计米的管道,需花费90万元的工程款。算上九寨沟县拨付的30多万元涉农资金,还有60万元的缺口。这对本就贫困,灾后经济更加捉襟见肘的水沟村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嘉兴援建的安全饮水项目
得知水沟村村民“吃水难”的问题,挂职九寨沟的嘉善援建干部立即与嘉兴方面商量援建事宜,并积极联系对接嘉善水务集团、嘉兴嘉源集团等4家单位和企业,最终共同筹措60万元的援建资金,并捐赠一套价值36万元的膜处理净水设备。“8月开工后,嘉兴还派出技术专家对水源地、管线线位进行现场勘察调试。11月,此工程的正式通水,成为全县农村净化后入户供水的创举,对此村民们十分感恩。”蒲文超激动地说。
提水、搬砖、铲沙、翻瓦、坐脊、粉墙……在勿角乡甲勿村二组,房屋风貌改造、提档升级建设如火如荼,村民忙得不亦乐乎。甲勿村曾是贫困村,也是易地扶贫搬迁村。如何在改善民生的基础上,把扶贫和扶志结合起来,让百姓既能享受到好的生活环境,又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赚上钱、过上好日子,成了嘉兴援建队成员们思考的重要课题。
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乡村旅游建设项目的获益者,今年45岁的村民秦德志的家已旧貌换新颜——一座2层高、拥有8个房间,门前还带停车场的“毅芳农家乐”小院,是这个家“变身”后的样子。“我家4口人,过去靠种植中草药和外出务工赚钱。一年忙到头,除去吃住行上的花费,能攒下1万块都算多的了。现在好了,嘉兴的援建力量帮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我的家装修成了农家乐,开业不到2个月就收入近4万元,家里的事还都能照顾上,心里那叫一个美啊!”秦德志笑成了“眯缝眼”。
“随着援建项目的推进,村民不仅居住环境舒适了,为了通过搞农家乐不出家门把钱赚,大家讲卫生、重生态的好习惯也在逐渐养成。”据九寨沟县勿角乡人大主席唐承海介绍,目前离村寨不到10分钟车程的甲勿海大熊猫保护研究园已建设完成,今后对拉动村经济发展将大有裨益。“在嘉兴援建力量的带动下,现在当地村民对于打造美丽家园、建设最美农家乐的意愿十分强烈,目前,村里已有7户农户无偿让出土地约5亩,建成1个约平方米的停车场,村道拓宽至6米,水电管网、消防设施等全部提档升级。吃、住、行、游等旅游行业服务能力这个村都具备了!”唐承海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我们是红船旁的援川人,有责任也有使命用心倾听、用脚步丈量、用行动推进,切实当好这一宏伟目标实现的助力者和落实者。”据嘉兴市赴九寨沟参加援建,现任九寨沟县委常委、副县长余建平介绍,进川以来,嘉兴实施精准援川,援川资金大多用在了当地民生的改善上——
截至目前,已协调平湖市工会联合九寨沟手工制品合作社,注入资金36万元,为名残疾人、退休职工贫困户、政策兜底贫困户提供虚拟岗位,年均收入3元;在九寨沟慈善会专户设立红船关爱基金,募集资金万元,所得收益精准用于九寨沟当地户一、二级残疾人和政策兜底贫困户的分红,每户预计分红近元;紧盯勿角乡英各村村民出行困难的窘境,协调嘉兴市企业捐赠援助资金万元用于风雨廊桥建设;筹资50万元正在谋划建设勿角乡全乡统一集中供水项目;助力住房条件改善,计划筹资26.7万元,用于安乐乡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异地扶贫搬迁。
产业援川,激活一池“春水”
九寨沟县罗依乡,面积62.5平方公里,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日照充足,素有九寨“粮仓”的美誉。但因地处偏沟、道路不畅、村村不通,村民们即便种了农作物,也会因为运不出去产生不了效益。该乡每年有80%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靠务工为主,造成了大量土地撂荒。
一条以“嘉兴”命名的产业路,打破了乡里经济发展最大的“肠梗阻”——年,嘉兴总投资万元,为罗依乡援建了一条全长10.26公里,宽7.5米的柏油马路。作为罗依乡的经济主干线,它辐射了共计4个村,连接了5家主要企业和合作社,成功盘活了周边00多亩土地。
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产业路,更是一条致富路。
沿着这条路行驶,罗依农业产业园区九寨庄园酒窖所在地就在眼前。只见工地上,工人们正忙着制作和安装,切割声、敲打声汇成了别样精彩的“致富曲”。“我们罗依乡的维度、温差、湿度都非常适合酿制葡萄酒。”说话的人叫李长江,四川川玖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被当地百姓视为返乡创业、带领家乡父老乡亲一起实现共同脱贫致富的好榜样。他告诉记者,现在酒窖里正在安装的是47个总容量达吨的发酵桶和77个总容量可达吨的贮酒罐,总投资约万,都是来自嘉兴的援建资金。
得益于“嘉兴路”的通车,近年来,罗依乡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为合作模式,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农旅文养”互动为载体,成功打造了“九寨沟县现代休闲农业产业园”项目,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实现传统小农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转变创造了条件。
通车以来,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渐渐回来了。“男人在基地干活一天元,女人一天80元,这样的收入已经赶上在城市普通打工者的收入。土地流转再加劳动工资也能挣3至4万块钱,家里还能养养猪,收入来源多了不说,一家人还能团聚了,幸福感更强了!”据罗依乡党委书记殷树贵介绍,目前,园区每年能给当地的老百姓提供2万人次就业机会,实现每人年均增收3万余元,全乡两个贫困村户、名贫困户已成功摘下了“贫困帽”。
如果说,有形的“嘉兴路”是一把钥匙,为九寨沟铺设一条“内挖潜力”的希望大道的话,那无形的“嘉兴路”,更是为九寨沟的“外向发展”推开了一扇希望之窗——
考虑到九寨沟县区位闭塞的实际情况,嘉兴积极探索跨省“飞地”园区模式,全力打破空间掣肘。目前,嘉善—九寨沟—庆元“飞地”产业园和平湖—九寨沟“飞地”科创园均已建立,有效填补了九寨沟县工业经济发展的短板。在聚焦投资收益方面,嘉善、平湖两地对九寨沟县实行“两兜”政策保障,按照分成,年九寨沟县将获得万元收益,预计能为全县48个贫困村增加元左右的村集体收入,带动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元。
除了“跨省飞地”这条无形的“嘉兴路”外,嘉兴还通过为九寨沟的农业插上“科技翅膀”以及充分发挥市场导向,通过企业助力,推动九寨沟各类产业的协调发展。目前,嘉兴市、嘉善县农产品市场已积极与九寨沟搭建产销平台,推动当地企业在嘉兴农产品批发市场、嘉善浙北果蔬批发市场、嘉兴市电商企业等线上线下交易市场开设九寨沟农特产品展销公司和专柜,建立水果产销扶贫车间。此外,还推动两地设立消费扶贫补助资金万元,鼓励九寨沟县企业在浙江销售农特产品,并在九寨沟设立了3家农产品销售公司。
看到村里的优质农产品纷纷走出大山,通过嘉兴走向千家万户,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鑫海农业公司负责人毛海平非常激动。他说:“过去在村里做农产品生意,经常要为销路犯愁。现在好了,在嘉兴人民的援助下,已累计帮我们销售了多万斤脆红李、销售额余万元,藏香猪万元,其他各类农牧产品余万元,累计带动户贫困户增收,不少入股合作社的农户还拿到了分红,年收入翻了好几番!”
投入帮扶资金万元,占援建资金84.03%,实施贫困村集体经济、农产品集散及冷链物流中心、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类项目21个;以0万援建资金作为股金,进行股权量化,建立村集体利益分红机制、困难群众兜底救助机制等利益链接机制,有效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安排科发资金万元用于兰草、中药材基地和党参深加工等5个项目,新建大棚平方米,扩大中药材种植50亩,开发党参饮品含片两种,带动85户贫困户年均增收近千元;与嘉善商务局签订电商合作协议,利用嘉善各类电商平台推介九寨沟农特产品和手工文创产品,在嘉善县农业龙头企业门店设立九寨沟专柜……像这样的“嘉兴路”,还在源源不断地“架设”中。
智力援川,变“输血”为“造血”
扶贫先扶志,扶志必扶智。“努力为九寨沟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一直是嘉兴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重点。
受制于人才培养的“断层”,医院虽然已经是九寨沟县医疗实力医院,但妇产科和儿科的专科发展一直过于缓慢,生了紧急的毛病,还不得不舟车劳顿往成都、医院赶,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嘉兴援建团队带来的医疗帮扶,犹如雪中送炭——
3月,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淡粉色的桃花瓣飘洒在冰雪消融的青山绿水间,一派春意盎然。在医院的妇科门诊,因人才所限,于5年前停止开展的阴道镜检查业务在嘉善援川医务人员朱春霞的帮助下,重新开启。
11月,一场令九寨沟人民翘首以盼的大型义诊在医院举行。医院医院托管的平台,在平湖医务人员陈慧霞的牵头联系下,由上海医学儿童医院组成的儿科专家团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九寨沟为当地儿童开展义诊。“我们怎么也想不到,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上海的儿科知名专家,这都是嘉兴援建同志们的功劳。”义诊现场,多位患儿接受了免费诊疗,类似这样感谢的话语不绝于耳。
协调嘉兴市妇保院、医院医院捐赠医疗设备、共建产科室、互派挂职医生,全力提升产科医疗水平,为九寨沟县培养4名助产士,实现了零的突破;全县剖宫产率从75%下降为65%;开展儿科、妇科专科义诊,接诊患者近人次……这些,都是嘉兴在医疗卫生方面智力援川结出的累累硕果。
教育方面的智力帮扶同样可圈可点——
九寨沟县中学
来自平湖的教育工作者郭党培为九寨沟县中学带来了新的改革举措。先后推出“领导班子坚持听课调研”“落实常规,坚持巡课”“校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评选”“同课异构”等制度,并为此举办了系列比赛活动。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氛围也更浓厚了。
在九寨沟县第二幼儿园里,有这样一个“嘉善实验班”。来自嘉善的教育工作者沈春,为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注入了“嘉善力量”。“山城生活节奏慢,对学前教育没有东部地区那么重视。‘嘉善班’的打造,让学校教师们有了学习的榜样和改变的动力!”园长高红梅说。
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通过坚持“一个老师、一个学校、一个特色模式”的教育智力援建原则,年以来,通过校课结对、跟岗培训和学生交流,我市已圆满完成两地23所学校结对共建,选派10批次特级教师到九寨沟设公开课、培训老师、教授学生。先后组织培训党政干部余人次、专业技术人才余人次、致富带头人余人次、贫困人口人次。
跨越千山万水,嘉兴援川干部人才以无私奉献精神与高度责任感,在九寨这片神奇的高山河谷中,唱响“红船赞歌”。
(原标题《在高山河谷中唱响“红船赞歌”》,原作者潘程程、王蓉。编辑沈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