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净水设备 >> 净水设备市场 >> 长春现代化都市圈九台双阳农安公主岭
刚刚闭幕的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作出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的战略部署。
长春都市圈范围包括长春市、吉林市市区、四平市市区、辽源市市区、松原市市区、公主岭市、伊通县、永吉县和前郭县,面积.5平方公里,经济总量约亿元,人口约万。
长春都市圈核心区,以长春城区为核心,涵盖了九台区、双阳区、公主岭市、四平市和吉林市部分区域,总面积平方公里,年建设用地约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万。
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核心目标,力争用3-5年时间,把长春建设成为城区常住人口万以上、建成区平方公里以上,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的特大型现代化城市,1小时左右通勤圈内人口密度1人每平方公里。
发展八大产业:大力发展汽车、高端装备、健康食品、生物医药、影视文创、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金融“八大产业”,以关键支点撬动都市经济、都市圈发展。
做强支柱:引进培育并举,壮大汽车产业;把握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化行业方向;
重点发展高速动车组、电气化铁路客车、新型地铁客车、出口专用客车、现代有轨电车,建设检修运维服务基地及轨道客车配套体系;
加快研发碳纤维车身、高寒动车组和变轨客车带动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放大优势:充分发挥长春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产业、科研和人才优势,做强做大生物医药产业。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全球科技产业变革和中央加快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战略机遇,依托北湖科技开发区、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通信光电子器件、移动通信设备、卫星通信传输等光电信息产业,着力打造光电信息(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依托长春新区东北亚大数据产业园区、长春经开区浪潮大数据产业园区,强化大数据基础和应用软件的开发与合作,着力打造大数据产业群;以“数字吉林”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互联网+装备制造”工程,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红旗绿色智能小镇”、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产业小镇等园区建设,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激活潜力:未来3-5年,将重点建设长拖老厂区电影拍摄基地、环湖影城、双阳神鹿旅游度假区、长春光华学院电影产业基地等项目,着力打造集影视科技制作、影视文创、旅游观光休闲等为一体的影视文创产业特色基地。
年申请将“中国长春电影节”更名为“长春国际电影节”,由两年一届调整为每年一届。
聚焦绿色发展,推进健康食品产业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长春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优势,重点发展玉米、畜禽、秸秆、人参、梅花鹿等特色资源精深加工,着力打造玉米深加工产业集群、肉制品精深加工和动物化工产业集群、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绿色健康食品产业集群、特色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新材料产业高端化发展。依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等,立足为区域内汽车、高端装备、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提供先进实用材料,重点发展纳米材料、光电材料、无机非金融、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医药材料、新型建材等领域,加快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业规模和核心竞争力。
补好短板:未来3-5年,要逐步完善种类齐全、竞争充分、服务高效的金融体系,实现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1%以上的发展目标。
“五位一体”以公路、城市快速路、机场、轨道交通及市政公用设施为重点,加快完善都市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把长春打造成为东北地区的现代化交通与物流枢纽城市。
大力实施长吉高速改扩建、榆树至松原、长春至太平川、长春经济圈环线等高速公路建设,重点推进国道饶盖公路长春至依家屯段、国道珲阿公路绕越石头口门水源保护区长春段建设,加快启动长春至双阳公路以及京抚公路、黑大公路、五常至通榆公路改扩建。
未来一段时期,长春道路建设要按照“连点成线”到“织线成网”的原则,大力实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整体规划、有序推进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及支路等路网建设。
继续开展“两横三纵”快速路改造;续建吉林大路快速路、东部快速路南延工程;整体提标腾飞大路、硅谷大街、前进大街、西四环路、东四环路等域内干线;适时启动三环路提升改造、东南湖大路、人民大街延长线等城市跨区域主要干道建设,加快推进抚长高速公路人民大街出口改移工程,进一步加强城市组团间交通联系。
坚持把龙嘉国际机场片区作为长春都市圈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国际门户枢纽、哈长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未来航空物流发展的重要基地。要统筹推进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加快开展各项专篇编制工作。
重点做好轻轨3号线东延、地铁2号线东延,新建6号线等第三期轨道交通续建项目建设,逐步实现对中心城区覆盖和向卫星城、远郊县延伸,推动与机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的无缝对接,形成引导支撑城市未来发展的轨道交通网络。
创新地下管网管理机制,努力使管线规划与道路规划相协调、管线铺设与道路建设相同步;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努力探索更有效的建设模式、融资模式和盈利模式,提升管廊使用效能,引导供排水、热力、燃气、电力、通信等市政管线统一入廊,杜绝“马路拉链”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等突出问题。
要进一步提升城市要素保障能力,加快开展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推进落实建制镇和重点流域1万人口以上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续建、新建翟家、北十条、东新开河等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南部、西部、双阳等污水处理厂,深度提标改造南部等水处理厂,尽快启动建设第六净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