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净水设备 >> 净水设备发展 >> 鲁辰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北区分公司侯玉军为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君通讯员袁绿南
今年41岁的侯玉军,从年一毕业就在供水公司民丰水厂从事水处理工作,至今已有23年了。23年的时间,他从一名技校毕业生,成长为供水公司净水工首席技师,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荣获“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参加科技立项、QC攻关、五小成果等十余项,累计创效近百万元。
他以自己的努力,为流向千家万户的每一滴水负好责任,在亲历着水处理工艺技术和饮用水水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也用勤奋和坚韧收获着自己的人生精彩。
一刻也不愿离开现场
刚参加工作时,侯玉军学以致用很快熟悉了净化水处理流程。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越来越不满足于只是简单的重复操作。书本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操作对不上路也一度令他显得无奈。“比如说,加速澄清池原理背得很熟,但是在现场是什么结构?如何运行?这些都弄不明白。遇到问题,也不知道怎么解决。”
为了尽快弄通理论与实际,白天,他在现场看实际的工作流程、实时数据;晚上,再对照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为了能更深入地研究水处理技术,他继续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给排水函授班充电。
侯玉军是一名肢体残疾三级的残疾人,由于小时侯患小儿麻痹一只脚行动不便,即使脚上磨出血泡,他依然每天坚持巡岗,一有空就在水处理工艺现场进行查看,密切观察水质数据变化。从药剂配比到沉淀池过滤,从清水泵房到化验室,他都密切掌握水厂水质数据变化,及时制定优化方案和调整工艺运行参数。
每次检修的机会,侯玉军都格外珍惜,他一刻也不愿离开现场,一点点地琢磨供水构筑物的结构。年,年仅24岁的侯玉军考取了技师。侯玉军看着自己和同事们经过多道工艺精心处理的水在各个池子里流淌,最后输送到千家万户,他深刻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对水处理这份工作,也越来越着迷。
遇到难题就兴奋
慢慢地,对民丰水厂的水处理构筑物,侯玉军感到得心应手起来。“从车间、流程建造开始,一直到生产运行,侯师傅都盯在现场,因此他比任何一个人都了解设备和流程。”侯玉军的徒弟王建青说。而对于转流程,侯玉军已经把它当成自己进修和实战的机会,很多棘手问题的解决办法,他都是在转流程的过程中学会的。
“现在已经不怕遇到难题,遇到问题就兴奋。”侯玉军连续对新工艺进行了十多项改进,并在生产中见到了良好的效果。他说:“遇到问题不能只是向领导反映,要想办法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解决一个问题,水厂工艺也更优化一点。”
在他的眼里,在生产运行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水厂的运行更加优化,为城市提供更加洁净的自来水,是他的至高追求。供水公司以他的名义在北区分公司成立了技师创新工作室(党员创新示范苑),他就他组织水源、水厂、北所三个单位的基层骨干、技师,以解决单位生产小难题入手,先后完成了课题11项,为单位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这也让他感受到人多力量大,团体的力量是无尽的。
像水那样永不停流
“这水的浊度在1.2NTU左右。”侯玉军走到沉淀池边,一打眼便估算出了水质的大概情况。用专业仪器测量,相差不大。一个计量泵出现问题,别人花半天都找不到的问题,他只用一个多小时就能搞定,也为此,在单位却常被称作“老师傅”“侯大师”。
这些,缘于侯玉军的不懈努力。在侯玉军的桌子下面,有厚厚的一摞资料,打开一看,全是水厂各种设备的说明书,总共本。这些说明书已经被他翻阅得有些发皱,这也成了侯玉军钻研技术的佐证。他常说,水处理工作与我们的付出是成正比的,精心制水,才能确保我们的供水水质。
“水特别平静。只要给它一点点空间,它就可以涓涓细流存活下来;水又是执著坚持的,勇往直前,不问艰难险阻,向着它的目的地前进。”侯玉军说。
侯玉军看来,人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精神,像水一样持之以恒,永不停流。年,他作为北区分公司民丰水厂水质达标改造工程现场负责人,跟施工单位一起确定施工方案,由于工作任务繁重,他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整整三个月都盯守在工地,与施工单位一起累计签发作业票余份,确保该工艺于当年9月份成功试运行。试运行后还没来得及休息,就进入了工艺试运行参数的调试摸索,直至工艺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工作多年的他深知一个道理,对于一套新的工艺应用的成功与否,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如果没有懂技术的人员精心管理,再先进的工艺也难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他深知肩上的责任,因为追求最优的水质,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