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设备

沈阳最早的自来水井盖有特殊标记潇湘晨报

发布时间:2022/11/22 8:28:50   

满铁的上水井盖。

葛宝全和他的老井盖照片。

伪奉天市上水道井盖

上世纪五十年代沈阳市自来水井盖。

上世纪六十年代沈阳市自来水井盖。

“你看,这个井盖的正中间有个特殊标志,它可能是现在能看到的沈阳最早的城市供水井盖。”当文保志愿者葛宝全指着相册中的一幅老井盖照片向记者介绍的时候,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而珍爱的光芒。

30年间,葛宝全背着相机穿行在沈阳的大街小巷,用镜头记录沈阳的过去和现在。像这样的老井盖照片,他拍摄了多张,积累成的老井盖相册也有好几大本。葛宝全说,老井盖是沈阳变迁的一个缩影,从这些井盖的变化,我们可以读出沈阳这座城市的变迁故事。

走街串巷为沈阳城拍照片

从年开始,葛宝全成为一名文保志愿者,他背着相机为沈阳的老建筑、老街道拍照片。他希望用镜头把这些记录沈阳历史的珍贵景象记录下来。

年的一天,他正想拍摄“奉天消防队”的照片,这座老建筑附近的一个老井盖,无意间吸引了他的注意,这是“望火楼”的一个消防设施,葛宝全觉得它非常珍贵,可能没有谁会注意到这个小小井盖所代表的含义。于是,他萌生了拍摄老井盖的想法。

“当时看到一个井盖,上面写着消火栓,中间还有‘市’字的变体,我就按下了快门。”葛宝全说,打那以后,只要“扫街”时看到有历史的老井盖,他就会拍下来。

“这些年,不管走到哪,我都低着头,时刻注意脚下的井盖,发现有特点的,有历史意义的我都会拍下来。别人是抬着头看景,我是低着头看井盖。”葛宝全笑道。“我还会去图书馆、档案馆查资料,又买了很多书研究这些老井盖,这成了我研究沈阳历史的一个突破口。”葛宝全说,这样的学习过程,也让他的生活更加充实。

“我要是有了新发现,能乐上半个月。”但每当记者问起一些照片的拍摄地点,葛宝全却总是含糊而过。他说:“这不能说,我怕这些老井盖被人盯上,它们就不安全了。”

多个老井盖讲述老沈阳故事

葛宝全家的书柜里,装满了他拍的照片和相册,还有很多资料,光胶卷能有好几百卷。如今退休在家的葛宝全更加有时间潜心研究他的老井盖和老照片,他说“现在天天都可以出去‘扫街’,我还想把我的这些照片进一步分门别类,将它们更系统地保存起来。”

每当看到自己积攒下来的照片,葛宝全总是很开心。如今,他收藏了老房子、老桥等建筑的照片近4万张,其中老井盖的照片有50多种、多张。

仔细欣赏,葛宝全拍摄的老井盖照片果然别有趣味。有圆形的,也有长方形的;有设计孔洞的,也有平实严整的;有繁体字标注的,也有带英文字母的;有象征“满铁附属地”的“M”和“T”标记,也有带着“奉天市徽”的消火栓……“我拍的老井盖主要包括五个种类,排水、供水、电信、消防,还有铁路系统所用的井盖。这些井盖特征和形状不一样,各自所代表的时代特征也不一样,它们各自在讲述着一段老沈阳的故事。我没事翻着这几本老井盖相册,就好像在翻看一本沈阳的近现代史。”葛宝全一张张端详着这些老井盖照片,就好像在看着自己的孩子。

沈阳最早的自来水

在“满铁附属地”

葛宝全说,他拍到的沈阳最早的供水井盖是“满铁附属地”的。在“满铁附属地”的井盖上,都有一个特定的标志,就是“M”与“T”的字母组合,“M”是“满铁”的英文首字母,“T”象征着钢轨的断面,这个组合就代表井盖的来源—“满铁附属地”。

据史料记载,沈阳市政供水始于年,但最早只供给“满铁附属地”的日本人使用。直到年,在万泉公园建起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万泉水塔,才开始为沈阳居民供水。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于年开始修建“千代田水源”,就是位于现今中山公园的中山水源。这处新水源直到年才修成通水,由此拉开了沈阳城市供水的历史。但它仅限于供应“满铁附属地”中居住的日本人日常生活用水。包括老城和商埠地在内的沈阳其他区域是享受不到这一便利的。

在辽宁省档案馆馆藏的《奉天二十年史》中对这一水源地有如下记载:“从水源地挖直径、深度各三十尺的聚水井,依靠机械力往十万加仑的水塔抽水。市内水管在大正四年(年)二月结束了全市安装,建成了可供5万人的用水设备。”

直到年,伪奉天市政公所成立自来水筹备处,称“净水道工程”,开建万泉水源地。水源地占地1万平方米,建水塔1座,砼体圆形井4眼,电机水泵3台套。年6月建成并通水,日送水量1.5万吨,这一水源才主要向城内大小南街和原商埠地供水。

葛宝全指着伪奉天市的上水井盖照片介绍说,井盖上都有一个圆圈,圆圈里有一个看上去像“Y”字一样的标志,这个其实是变了形的“市”字,这是伪奉天市当时的市徽,也就是这个历史时期的标志。

如今,像葛宝全这样的文保爱好者们依旧在沈阳的大街小巷中忙碌着,他们珍爱这座沈阳城,珍爱老沈阳为后人留下的每一个物件和每一寸遗迹。“我出生在皇姑,是地道的沈阳人,我希望用自己半生的积累为沈阳留下些什么。”葛宝全说,这些老井盖或许会成为一种资料和见证,而他要做的就是,有生之年将沈阳的城市记忆用照片封存起来。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寇俊松/文主任记者李浩/摄

资料图片由葛宝全提供

(责任编辑:陈晓岚)

来源:沈阳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4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