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设备

精装房这个卖点,大部分开发商都做得很雷人

发布时间:2025/7/20 13:17:47   

前阵子应邀去友人家吃饭,顺便参观了他去年入伙的新房子。

他说这房子哪哪都好,唯独开发商配的那些个智能家居,一个比一个难用。才住了半年多,自动窗帘就已经被他淘汰掉,并自己掏钱换了普通的样式。

他苦笑着说,不知道当初开发商为了这所谓的智能化,多收了他多少钱……

给精装住宅配智能产品,这事房企已经做了有些年头了。现在别说豪宅,即使改善项目也基本是标配,发达城市的刚需项目更是经常把智能化当作一种附加值,来吸引年轻客户。

但为什么精装智能化做了这么久,还是很难获得客户认可?因为比起外部的大厂热门产品来说,房企做的智能家居根本不智能……

智能家居不智能

用户还得反过来伺候它

对部分一线地产人来说,精装智能化没什么值得做的。看上去成本不低、溢价不高,也不是所有客户都买账。所以这件事在地产项目上做了许多年,不仅没有质的突破,似乎还成了一个伪命题。

但如果我们向行业外部看,年我国智能家居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亿元之高。市场对精装智能化的热情,似乎与地产行业内部的感受完全相悖。

因此,住宅智能化究竟是不是个伪命题,可能还得取决于房企自己的水平。目前许多房企自己做的智能化,存在诸多硬伤。

一、智能单品碎片化,智慧住宅不智慧

其实有些开发商在智能化上还挺舍得花钱的,而且近年来智能化产品的功能进步了许多。

过去得用智能面板操作的产品,现在大多可以用APP操控。一键开门、一键关灯什么的,听上去就特别爽,特别有对自己居所的掌控感。

然而现实却没那么轻松,因为多件单品的拼凑会带来操作繁琐的问题。业主想要控制各个单品,就必须下载不同的APP,不仅上手很麻烦,操作流程也极其冗余。

于是最后结果成了智能家居不智能。业主得花费大量的学习成本和时间,去“伺候”各个智能单品,省心效果还不如上网买的惯用品牌。

毕竟现在有智能产品自主研发能力的房企,如美的、碧桂园、朗诗等等,还是极少数。没有自研能力、又不愿投成本引入外部智能品牌的地产项目,则更喜欢采用上述那种单品拼凑型的“伪智能化”配置。

据机构研究,智能门锁、智能灯光、智能开关、智能坐便器,是目前住宅项目应用最广泛的智能化部品。

然而,这些智能化产品只是在常规产品的基础上做了升级,并没有提高住宅的整体智能性。在关于智能单品的收口管理上,集成度非常低。

而且这些单品和房企擅长做的建筑智能化之间,同样缺乏协同性。

像门锁、马桶等小型部品,和新风、净水、恒温系统这些建筑智能系统之间,几乎是两个完全割裂的硬件组团,没法统一管理。

因此,房企赠送的智能化精装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因为市面上有大量成熟的智能单品和智能家居集成系统,可供客户选择。

与此相比,多数房企配置的智能化显得缺乏竞争力,这也是为什么客户对智能化附加值不太感冒的原因。

二、智能单品售后问题难解决,极易被弃置

这几年体验过入伙的朋友们,应该感受过一大摞说明书堆在手里的窘迫。

别说爹妈那一辈人了,就连90后的年轻业主们,刚住进新房也免不了要花上几天时间,去学习智能单品的使用方法。

这也就算了,关键是智能化产品一旦出现故障,解决起来非常麻烦,主要有2个原因。

首先,物业公司配的维修工对智能化产品基本一窍不通,很难及时解决故障。

而开发商配的部品,一般不是同一个品牌的产品。一旦不同的产品出现问题,业主就得挨个报修、挨个等待上门,这个过程十分繁琐。

其次,市面上的智能化产品品牌繁多、良莠不齐。一些刚需盘或三四线城市楼盘,为了一个智能化的噱头,强行配置品牌不行、品控不行、技术不成熟的产品。

这让业主在实际使用中遇到许多困难,不仅产品不耐用,很容易出故障;商家的售后服务还不完善,在当地甚至周边城市都没有一个维护网点。

最后这些产品用也不好用,修也修不好,还耽误时间。许多业主只能弃置,并对所谓的精装智能化产生了心理阴影……

三、智能系统自主性差,用起来很鸡肋

所谓智能化,如果只停留在用手机操控电器开关这种程度,那就太肤浅了。然而市面上多数楼盘配置的智能单品,其实就这么个功能。

窗帘,控制拉上或不拉上;门锁,控制开或不开;马桶,控制热或不热……

这种程度的控制,将之称为半自动化可能更贴切。而要说智能,这个深度远远不够。

我们谈智能化,其实真正希望实现的是,自己的家仿佛拥有模式记忆和环境感知能力一般。

它能够支持屋主按喜好来设置各个智能产品,形成个性化的组合模式;又或者能够感知预设的环境条件,自主进行环境调节,自动为屋主创造舒适的居家环境。

实际上这样的功能已有房企实现了,比如美的、朗诗等注重科技住宅研发的大型房企。

他们这两年推出的全屋智能系统已经能够支持上述的个性化设置,并实现全屋参数的自主调节。

可那些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地产项目,就比较纠结了。一方面,从外部引入高集成性的智能系统,成本太高,担心售价卖不回来;

另一方面,如果只配基础的智能单品又太过鸡肋,不仅用起来不省心,而且也增加了成本、顶高了售价,还是有风险……

摆脱伪智能精装

必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9219.html

------分隔线----------------------------